博客年龄:17年1个月
访问:?
文章:145篇

个人描述

董云飞,中学高级教师,41岁,1972年出生于河北省小镇文安县, 1996年本科毕业后加入中国共产党,2002年河北师大研究生。大学毕业后一直任教,先教了三年初中毕业班,1998年因教学成绩突出调入省级重点中学----河北文安第一中学,至今教高中17年,带过9年高三毕业班,其中2003-2007连续四年带毕业班而且担任班主任工作。1998年率先在校园内开展文学社活动,现任校刊窗外文学社主编,所编辑的《窗外》2007年全国首届校园优秀期刊评比中获得一等奖。 工作踏实,求实进取,教学工作和班主任工作得到学校领导和师生的一致好评,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,受到政府嘉奖。一边教学一边研究高考,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。2007年担任语文教研组长,业余时间做网络编辑,5月为大汉民族网站编写的4套高考仿真试题,有多处命中当年高考题。 1998年12月----2007年4月 第一~九届“语文报杯”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国家级、省级奖励不等,在《升学指导报》《语文周报》《语文报》等多家报刊公开发表论文多篇,《文安县当代文学作品选集(诗歌卷)》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公开出版,《话题、标题、新材料作文精品全书》由朝华出版社公开出版,《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*语文读本》由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和山东画报出版社公开出版。

高考作文三种情况视为抄袭

2008-07-05 18:46 阅读(?)评论(0)
    那么高考阅卷中何种情况可认为是抄袭卷呢?福建儿童发展学院副教授郑伟早年也曾经参与高考作文评卷工作。他认为,“一般人理解文字雷同或照搬就属抄袭,但我认为严格上说这篇高考作文并不算抄袭,因为即使拿掉那些被认作是‘抄袭’的部分,仍然是一篇不错的文章,可以看出这名学生的写作水平和他博览群书以及超强的记忆能力,那些雷同的文字并非生搬,上下文衔接得通畅,也表达了自己的思想,不能一棍子打死。”

  郑老师告诉记者,虽然考题中明确要求“不得抄袭”,但要判断是否抄袭确实很难,并没有明确规定出套用多少字算抄袭,每个评卷教师也有自己的评价眼光。按照他的经验,以下三种情况可视为抄袭:一是完全照抄;二是大部分文字是别人的,只是在过度句上进行勾勒;三是构思、立意都是别人的,有意地用自己的文字改造。

  不该下“套”过早

  为什么喜欢套?“是因为教学的过程中出了问题。快高考了老师们发现考生还不会写文章,于是就出了‘套用’这个下策。”郑伟老师告诉记者,很多老师都喜欢教考生写“安全作文”。之所以“安全”,说明评卷老师还是有一个框架在那里,有他的“潜在标准”,于是就有一定的套路,学生经过训练可以迎合这样的“审美情趣”。

  郑伟老师认为,之所以出现“应试作文”,出现此类的“有备而来”,关键问题是不适当的时候做了不适当的事:小学的时候应该保持孩子的灵气,让孩子对写作有兴趣,而我们过早地把一些所谓“方法”、“概念”、“规律”教给他们。如果到了初中再讲方法和规范,到高中对“思想深度”有所提升的话,不仅能体现新课程改革的方向,考生们也就不需要再套题,一样能够写出精彩文章。

  链接

  历年高考涉嫌抄袭作文

  2001年,四川一考生高考满分作文《患者吴诚信的就诊报告》涉嫌抄袭当年第7期《杂文选刊》刊发的《患者吴良知先生的就诊报告》;

  2003年,海南一考生的高考满分作文《最美丽的鸟》涉嫌抄袭《故事会》杂志刊发的《爱的误区》;

  2004年,重庆高考考生的满分作文《我是一只想死的“老鼠”》涉嫌抄袭《微型小说选刊》2004年第9期的《我是一只想死的鼠》。该文原载《文艺生活》2004年第3期。(天涯网友整理)

  旧作成高考满分作文

  原作者维权惹争议

  2006年,供职于《成都晚报》的曾颖在搜索自己2002年发表于《新快报》的文章《桃花源祭》时,发现这篇旧文变成了2004年高考中的一篇满分作文。这篇作文除了个别遣词造句外,基本上与曾颖的文章一致,就连题目都一样。

  曾颖遂在天涯社区发帖披露此事,并表示要“追究到底”。该帖在天涯的点击率超过14万,3000多人次参与讨论。部分网友认为曾颖“不厚道”、“借维权之名,进行自我炒作”,并为学生抱屈,认为“没必要把一个学生逼上绝路”。

  曾颖对部分网友“黑白颠倒”的是非观非常恼火,他表示,通过此事的曝光和争吵,希望能让正在迎接高考的语文老师放弃押题背作文的教学方式。
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